織物防螨效果檢測主要基于螨蟲在織物上的活動情況、生存狀態或增殖情況來評估。通過對比處理前后的螨蟲數量或狀態,可以量化織物的防螨性能。中科檢測具備織物防螨效果檢測資質,檢測報告具有專業性和公信力,可以為客戶的產品質量認證、市場拓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。
織物防螨效果檢測-日化產品防螨檢測中心
織物防螨試驗方法
根據國家標準GB/T 24253-2009《紡織品 防螨性能的評價》,織物防螨試驗通常包括兩種方法:驅避法和抑制法。
驅避法適用于所有紡織產品,通過將試樣和對照樣分別放在培養皿內,在規定的條件下與螨蟲接觸,經過一定時間培養后,對試樣培養皿內和對照樣培養皿內存活的螨蟲數量進行計數,根據所采用的試驗方法計算螨蟲驅避率或螨蟲抑制率,來評價防螨的效果。
抑制法則適用于不經常洗滌的產品,如填充物(棉絮、羽絨等)和地毯等,通過觀察螨蟲在試樣上的生長情況來評估其防螨性能。
防螨試驗的結果通常以螨蟲驅避率或抑制率來表示,高驅避率或抑制率意味著紡織品具有較好的防螨效果。這些測試結果有助于消費者選擇能夠有效減少螨蟲滋生的紡織品,從而降低過敏風險,提高生活質量。
織物防螨試驗標準
日本在紡織品防螨性能的測試標準方面起步較早,而且評價方法比較成熟。1993年,日本服裝制品質量對策協會提出了《防螨評價方法和標準》,該協會在1998年又提出了《防螨織物忌避試驗方法》,對螨蟲的飼養條件和計算方法等進行了嚴格的規定。該協會起草的防螨測試標準還有JSIF?B?010—2001《防螨性能(驅避試驗、玻璃管法)試驗方法》、JSIF?B?011—2001《防螨性能(驅避試驗、花瓣法)試驗方法》、JSIF?B?012—2001《防螨性能(增殖抑制試驗、混入培養基法)試驗方法》,另外,日本工業調查會還頒布實施了日本工業標準JIS L 1920—2007《紡織品抗家庭塵螨效果的試驗方法》。國外的紡織品防螨測試標準還有法國國家標準NF G39-011—2009《紡織品特性 具有抗螨特性的織物和聚合材料 抗螨功效的特性和測量》。
我國在2003年頒布的《衛生殺蟲劑藥效試驗測試方法及評價標準》中較為詳細地提出了滅螨和驅螨藥效試驗方法和評價標準,其后又頒布了行業標準NY/T 1151.2—2006《農藥登記衛生用殺蟲劑室內藥效試驗方法及評價 第2部分:滅螨和驅螨劑》。2008年,我國發布了FZ/T 01100—2008《紡織品 防螨性能的評定》標準。該標準明確規定了測試紡織品防螨性能的方法和評估指標,目前該標準已經上升為國家標準GB/T 24253—2009《紡織品 防螨性能的評價》,并于2010年2月1日開始實施。
在上述國內外的紡織品防螨性能測試標準中,采用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四種,分別為螨蟲死亡率評價法、驅避率評價法、抑制率評價法和通過率評價法,其中以螨蟲死亡率評價法和驅避率評價法的應用較多。螨蟲死亡率評價法的試驗方法有螨蟲培殖法、夾持法和螺旋管法,驅避率評價法的試驗方法有大阪府立公共衛生研究所法、阻止侵入法、地毯協會法、玻璃管法和誘引法。我國的紡織行業標準FZ/T 01100—2008中采用了螨蟲死亡率評價法和驅避率評價法兩種方法,相應的試驗方法為螨蟲培養基法和大阪府立公共衛生研究所法。
織物防螨效果檢測-日化產品防螨檢測中心